•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舆情

    第二期全国公路路政管理研究班火爆开班

    此次研究班吸引了将近180位路政管理负责人、高速公路管理单位负责人、相关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法律与路政管理专家前来学习与交流。

    11月2日,第二期全国公路路政管理研究班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共有全国各省近180位公路路政管理负责人、高速公路管理单位负责人、相关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法律与路政管理专家参加学习与交流研讨。本次研究班得到了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奇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此次研究班为期3天,聚焦三大主题:路政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与安全责任划分,治超非现场执法与高速公路入口治超,以及道路综合执法管理、道路救援与应急处置;旨在进一步提升公路路政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研究班邀请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蒋海峰、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总工程师张敏、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志英、四川奇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汤世友等政、企、学届业内专家,围绕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展开深入探讨。研究班课程安排合理紧凑,内容专业实用,形式多样,使学员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四川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总工程师张敏介绍了四川高速公路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聚焦高速公路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和处置工作

    高速公路具有流量大、行车速度快等特点,容易产生交通事故、危险品运输事故,以及由于大雾、冰雪、暴雪等恶劣天气、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发的突发事件,不仅了影响了高速公路正常通行,而且对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一旦处置不及时,就有可能发生更重大的事故。张敏认为,做好高速公路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和处置工作,要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部门联动、分工负责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要第一时间开通应急救援通道,保障救援车辆优先通过;要确保整个救援道路的安全畅通,要对通往事发地的主通道全部实行交通管制;要及时、准确发布路况信息,引导公众提早、合理规划出行;要充分利用“一路四方” 机制,及时、高效开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和应急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要意识到公众出行习惯是可以培养和诱导的;要勇于担当,必要时采取非常态应急措施;应急处置全过程,必须要确保安全第一、措施到位。

    探讨科技治超的技术标准化

    公路超限超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是公路管理目前最棘手的难题。要达到平安交通、智慧交通的行业发展需求,行业亟需新的思维方式提出行之有效和治超执法新技术和管理模式,以此来提高保障交通安全、减少交通污染、道路通行能力和改善货运市场秩序。新形势新需求“互联网+交通执法”主动作为向科技要效能,创新科技治超新模式。公路非现场执法是公路管理机构根据技术监控设备记录资料,对违法超限运输车辆依法给予处罚。这一模式有利于提高公路治超工作的效率。然而,目前我国公路非现场治超标准化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产品标准、设计规范的问题,执法流程、执法文书统一的问题,跨省市联网、异地监管和属地执法相关规定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2016年8月,交通运输部立项出台交通运输部标准化项目--《公路超限不停车检测系统技术要求》(2016-04-057)。蒋海峰在《公路超限不停车检测与非现场执法现状技术标准化》的报告中,重点解读了《公路超限不停车检测系统技术要求》标准(征求意见稿)。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对不停车称重设备功能提出了要求:不停车称重设备允许货运车辆通过不停车检测区域的速度区间范围应不小于1公里/小时-80公里/小时;不停车称重设备单轴额定载荷不低于30吨,最大过载能力大于等于150%。该标准的出台,将有利于解决公路超限不停车检测技术标准化的问题,从而促进各部门更好地开展公路非现场执法工作。

    创新科技手段应对超载超限

    公路超限超载造成的社会危害以及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公路超载超限与公路路政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汤世友通过分析英、美、加、德、丹、俄、日、韩、越南、伊朗、南非、马拉西亚等多个国情不同的国家的治超情况,对比我国的公路治超现状与面临的困境,总结出“动态汽车衡的技术进步和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是促进科技治超转型升级的根本保证”这一结论。

    我国科技治超面临的挑战不一而足:技术方面,设备种类繁多,水平参差不齐,国家产品法规严重滞后于新产品、新技术发展;管理方面,各地方执法标准和流程不统一,治超站建设技术规范缺失,管理部门责权利不清晰,运动式执法导致超载屡禁不止等。汤世友深入分析了公路科技治超及非现场执法的应对措施,并通过天津滨海新区科技治超非现场执法项目的案例,分析设备组成及安装布局、设备计量检定等非现场执法的问题,讲解了科技治超系统关键核心设备技术规范、“四级”信息化平台、“非现场执法”信息化平台、“动静结合”信息化平台等科技创新手段。

    研究班还邀请到河海大学教授陈广华、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广州市杜格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遇春、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信息所主任李轶舜,分别从法律、技术、路政管理实践等层面深入分析了业内关注的公路路政管理问题。下一步,中国公路学会将进一步加强与交通运输领域相关部门、企业合作,努力促进我国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迈向新台阶。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