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扬州首次无新增确诊病例,江苏全省疫情防控歼灭战取得阶段性胜利,这是无数抗疫战士共同的战绩。在苏北运河水上战线上,有一群人与南京、扬州战疫一线的战士们同坚守共进退,他们是宿迁航务中心宿迁航道站的党员干部职工。他们践行“两在两同”行动要求,有的持续工作20天,有的持续工作30天,吃住在单位,舍弃个人小家庭,组建起了抗疫大家庭。
不在单位,创造条件工作
7月31日,接上级紧急通知,异地职工暂停到所在单位上班,宿迁航道站站区后勤、宿迁大队、宿豫大队分别只剩下2名工作人员在岗,邳州籍职工充分利用邳州老站区资源集中办公,借助网络工作群和电话,全站职工形成了一线多点的办公格局。居家办公是办公,异地办公也是办公,大家丝毫没有因为没有在自己办公室办公而影响工作的开展,反而变多点办公、人员分散的劣势为优势,同时组织开展航道和新办公区、老办公区、大队等工作生活用电专项检查,进一步消除了用电和消防安全隐患,防汛防台工作正常落实,日常工作的上传下达、文件的快速流转,一切都有条不紊。
不能回家,坚守一线抗疫
8月3日,根据上级最新要求,宿迁航道站所有人员返回单位上班,当时宿迁已确诊3例,出现中风险地区,从低风险的邳州来到宿迁,他们成为了“逆行者”,不能跨区流动,意味着异地职工不能回家。这让因为单位机构改革才刚刚适应早出晚归异地工作生活的邳州籍职工,又开始了离家的住站生活。一切都是为了抗疫,大家每天对办公室、餐厅、活动室各个场所进行消杀,大队人员在航道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宣传、维持通航秩序,后勤人员处理着日常工作、做好后勤保障。连云港籍职工王鹤翔已经30天没有回家,妻子是街道社区工作者,夫妻两人都冲在了抗疫第一线,家中19个月大宝宝窗口等妈妈的照片在当地微信群转发,戳中了抗疫人的泪点。
组织关怀,坚定战疫信心
宿迁航道站办公地点地处偏远,职工无法外出,给长时间住站生活的职工带来不便,职工住站生活条件、不能回家的顾虑一直牵动着上级领导的心。厅党组成员、处党委书记童剑,处党委委员、副处长龙寅生,宿迁航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侯东光等领导到站看望慰问坚守在岗位的干部职工,勉励大家发扬“抗议精神”,守卫好运河,保证水上交通大动脉安全畅通,要求单位要保障职工住站基本生活,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站党支部积极组织慰问活动,为大家送上方便面、牛奶等食品,配备应急药品和生活用品,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坚定了战疫胜利的信心。
不丢主业,保障航道畅通
疫情防控是当前首要任务,但是作为航道管理者,航道安全保畅工作也不能有一丝懈怠,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作为站长、党支部书记,武嘉文同志多次跟随航政艇巡航,开展航道巡航、航标维护等日常工作。7月30日,受台风影响降雨结束后,全站三个航政大队对辖区航标、航道光缆、标志标牌进行排查,及时对在台风中受损的设施进行统计和维护修复,曹坤同志带领宿豫航政大队利用一天的时间,顺利完成对漂移的67甲、71甲两座航标复位工作。8月9日晚,宿迁市三号桥底北京路快速路改造工程附近光缆因施工受损,忙碌了一天的航政办主任谢印元同志立即前往现场查看,并联系专人连夜完成修复,保障了通信正常。8月21日,工程师杨舟成为了帮助刘山船闸航政艇解决液压操舵系统故障问题,连夜绘制电路原理图,通过分析判断出故障点,通过视频连线方式,顺利指导现场人员找到故障点并排除故障。
疫情防控虽然取得成效,但是还未结束,宿迁航务中心宿迁航道站党员干部职工将继续保持谨慎,克服松懈麻痹思想,落实落细常态化防控措施,直至取得最终的完全胜利。
(新媒体责编:xmtqyd)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