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21时,南宁动车所灯火通明。一列动车组车顶上的天线旁,南宁电务段无线测试工区信号工沈姗姗正打着手电,专心致志地对车载信号设备进行检查。
“经确认,加固螺丝轻微锈蚀,准备更换这组天线。”沈姗姗通过对讲机向工长汇报情况后,麻利地掏出工具,开始作业。
动车跑得稳,信息必须准。当动车时速达到200公里以上时,司机仅凭肉眼难以识别地面信号。此时,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系统便派上了用场。它负责传递信号,精准地向司机预告动车该往哪里开、在哪里停。这套系统被大家亲切地称作“顺风耳”“千里眼”,而沈姗姗更换的天线正是让这套系统发挥作用的重要设备元件。
头顶是高压电网,脚下是上万个密集的动车零部件,站在动车顶上维修,对沈姗姗而言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刚上岗时,看到师傅站在离地6米高的车顶上工作,沈姗姗心里觉得那样子很神气,可当自己真正凌空而立时,因车顶表面光滑有弧度,不如平地站得稳,一时都不知该如何挪步。
一开始,沈姗姗的工作效率总是比师傅慢两拍。她一边硬着头皮加快步伐跟上,一边在休班时自我充电、提高业务技能。渐渐地,她技术愈发娴熟,从师傅的“小尾巴”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空中达人”。
更换天线不仅是个技术活,而且还是个力气活,光是拧螺丝至少要花费20分钟。将车顶上的天线更换完毕后,沈姗姗的额头已渗出了汗珠。这位“空中达人”甩了甩胳膊,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顾不上休息又开始检查其他的配件。
(新媒体责编:qiaoyida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