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舆情

    舆情爆发和升温的七大触发点识别

    判断一起网络事件能否热传播,一个重要的标准是看它有多少热元素叠加。也即事件包含多少耸人的内容、离奇的情节、煽动性语言,以及悬疑点、兴奋点和关注点等易点燃舆情的传播潜质。

    舆情爆发、升温和反弹背后存在触发点,激发和推动着舆论场的能量流动、力量博弈和发展走势,对舆情演变、舆情主客体和事件性质产生决定性影响,正确识别对舆情研判和引导有重要意义。纵观近期舆情热点案例,主要存在七大触发点:

    当事人成信息传播微平台

    新闻当事人发声“微平台化”,初步掌握舆情生发节奏。伴随移动互联网舆论场的形成,以前当事人借助传统媒体发声的渠道已弱化。他们均可借助微博、微信、微视等自媒体平台随时随地将事件传至公共传播平台,争取发声。

    值得警惕的是,新闻当事人有时因私利传播虚假信息,部分大V谣言涂脂抹粉把人欺,甚至一些舆论互攻和风向被网络水军乃至境外势力操控。此时,相关部门不仅要面对公众,还不得不与当事人争夺话语权。若由于不习惯被围观,慌乱中爆出雷语,将造成次生舆情,选择缺席则更是一场舆论灾难。

    热元素叠加伴随舆情尖叫

    判断一起网络事件能否热传播,一个重要的标准是看它有多少热元素叠加。也即事件包含多少耸人的内容、离奇的情节、煽动性语言,以及悬疑点、兴奋点和关注点等易点燃舆情的传播潜质。2014年2月,南京护士遭官员夫妇殴打致瘫痪事件,护士、官员和瘫痪构成热元素叠加。90后“二奶”实名举报神木计生官员拒养私生子,充满了撩拨神经的敏感词汇。临武城管用秤砣砸死瓜农并抢尸包含惊悚、离奇的热传播潜质,甫一曝光即引爆舆论。

    热元素叠加时,往往伴随舆情“尖叫”。一方面是爆料者“尖叫”。为了使事件达到大众级别的关注度,当事者或媒体寻找“尖叫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用惊悚的判断,诱人的比喻,甚至不惜断章取义,以“标题党”吸睛;另一方面是受众“尖叫”。当前,老百姓变成“老不信”,不信政府而信舆论,不信新闻而信微博,目的性主动参与变为追求集体的无意识跟风。媒体尖叫常常引发网民群情激奋,万众怒吼,一边倒的同情或谴责。

    舆情捆绑,开始社会动员

    爆料者与机构捆绑,借组织力量实名举报。如《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网络实名举报副部级官员刘铁男、《新快报》记者刘永洲举报中联重科、新华社对外部“记者”周方实名举报高官喝人奶等。当事人与所属单位绑定,既增加权威度,传播即到达,又使举报人处于舆论和组织的双重保护环内。然而,《新快报》和新华社记者的实名爆料,事后证明不是收人钱财就是传播谣言,这种披着“组织”外衣的谣言,更需甄别。

    另一种绑定是爆料者与专业领域结合,对曝光内容进行职业化解读。北京一位医生发微博,质疑优卡丹损害儿童肝肾,同时@了宋丹丹、文章等名人,引发蝴蝶效应。自称“国内某建材专业杂志副主编”的网友发布《惊爆!万科装修房大量使用安信品牌劣质毒地板》,同样成为重大舆情的燃点。由于公众的知识结构和时间精力有限,有专业背景的舆情爆料和解读,更让人信服。

    信息不对等,出现空窗期

    大致有三种行为造成信息不对称和空窗,触发舆情反弹:

    零回应。面对汹涌民意,依然故我。言论永远只是言论,利益分配和责任才是关键。北京“井居人”舆情传播多日,未见哪个部门解释;周口平坟运动被广泛质疑,官方未做回应……零回应成为形象绞肉机,舆情衰退期被延长。

    删信息。网络谣言、反动言论和不良信息须及时清理。但面对负面帖子,不管真实与否,更不确定是否应作回应时,一些部门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删除。然而,删帖往往刺激人把表达欲望扩散至其他平台,或以隐喻娱乐方式表达。

    舆情灭火。属地里只能发生好事,不能发生坏事,只要爆出负面消息,官方就第一时间“扑灭”。海南校长带小学女生开房事件,原本只涉及个别公职人员,他们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法律上规定得很清楚。然而万宁市政府为了灭火,把个案变成官方的公关危机,抱薪救火,舆情烈度更强。

    数据挖掘,引发舆情洼地

    当前,舆论监督已进入“剥洋葱”式的数据挖掘时代。舆情发展中,网民从事实获取、逻辑认证到情感支持等多维度“人肉搜索”,刺激舆情震荡、升温。具体有三种情况:

    纵向挖,挖掘舆情主体旧闻。事件引发质疑时,之前的关联新闻被挖。“气功大师”王林被质疑后,先前与之交往的众多明星被网民挖出。“表哥”杨达才不同时期戴手表的图片、被火箭提拔官员的过往履历均被“扒粪”。柴静美国产子,部分网民从挖她的情史到争议其工作方式,极端情绪从造神转变为“泼粪”。

    横向挖,围绕舆情主体,对关联人、组织和地域进行延展性挖掘。临武瓜农死亡事件发生后,临武县委领导及其儿子、当地官员数量超编等被人肉搜索。突发舆情将整个临武县“拖下水”,倒逼舆情主体回应。

    纵向和横向挖掘同时发生时,舆情呈现蔓延态势,出现洼地现象——舆论就像流水一样,不约而同指向洼地,快速向洼地流动、集中。此时,公众将相关地区或当事人翻个底朝天,容易使舆情主体应接不暇,患上网络恐惧症。如延安城管跳踩小贩头部引发该城管局系统危机、湖南近来连片出现的“火箭提拔”官员事件以及瓮安骚乱引发的舆情洼地现象。

    新闻烂尾,舆情走向断层

    热点事件中,舆情主体高调回应,低调处理,造成新闻烂尾。新闻易碎,今日热点随时会成“明日黄花”。于是,面对舆论监督,有些舆情主体一句“进一步调查”后,再无下文。随着新的热点出现,即可淡出焦点或全身而退。以2013年十大烂尾新闻为例,几乎每起事件曝光后,相关方都有“调查”、“进一步调查”,或“严肃处理”、“进一步处理”的表态,然而结果杳无音信。

    经验丰富的分析师都知道,即使应对得力,重大舆情的消退也会伴随小幅波动出现或长或短的长尾,构成一个完整的舆情生发衰退周期,而不是在高峰时突然出现断层和消亡。舆情断层埋下的不定时炸弹危害显而易见——当出现关联舆情、年度盘点或“两会”召开时,舆论回马枪将使相关方不得不提速处理,公信力付出双倍代价。

    更深层次的舆情烂尾是锯箭疗法。舆情事件发生,有关部门承认错误,应对得力,将暴露在外的问题及时处理。

    舆情串烧,链式传播生成

    梳理不少舆情案例会发现,当某个地区或领域出现一起舆情事件,短期内往往会引发与之相关或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其他舆情成串爆发,可形象称为“舆情串烧”。2013年5月8日,媒体曝海南万宁校长带着女生开房事件后,15日,安徽潜山校长12年性侵9女童;18日,安徽舒城男教师猥亵7岁女生;20日,山东青岛幼儿园保安猥亵儿童;21日,河南桐柏54岁教师猥亵女生、湖南嘉禾小学老师猥亵多名女生;22日,广东雷州小学校长性侵两女生,等等。近年来,各地网民邀请环保局长游泳、大妈广场舞扰民以及扶摔倒老人被讹等成串舆情,均呈现舆情串烧效应和链式传播特征。

    从媒体角度看,受众对热点保持着较高关注,记者利用“新闻红利”,深挖类似新闻,甚至炒作旧闻,吸引注意。从公众角度看,舆论重压之下,事件被超常规快速处理,一定程度鼓励当事者或网友效仿,类似新闻便成串出现,触发汹涌的舆论潮。启示是,一方面,要努力削减负面舆情的示范效应,增加正面舆情的榜样作用,不能站在串烧的“舆情风口”,顶风犯错;另一方面,善用这种舆情红利,可做高效、准确的舆论引导。

    (新媒体责编:news)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