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舆情

    消费级基因检测火爆:有套餐不足500元 可以信任吗?

    基因检测走入大众,成为一种城市消费新时尚——

    消费级基因检测,可以信任吗(新闻现象)

    想知道自己拥有怎样的血统?对哪些物质过敏?酒精代谢能力怎样?有怎样的遗传风险?如今,面对这样的疑问,人们有了实际的解决之道:基因检测。随着人们对自身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不断攀升,基因检测开始走向日常消费。短短几年时间,消费级基因检测这一新生事物从无到有火爆起来,不仅催生了巨大的市场,也成为一种颇为时尚的消费行为。

    消费级基因检测缘何受到人们青睐?是否靠谱?看似简单的消费行为背后又有哪些隐忧?

    市场新热点:了解我是谁

    出于对自己和家人身体特质的好奇,北京的程序员王维依带着爸妈一起做了消费级基因检测。“让我心动的有两点,一是体内酒精消化酶和酒量到底有啥关系,自己是不是喝酒易伤肝型的;二是乳糖不耐受有没有基因原因。”王维依说,她好奇这些问题是否有科学解释。

    24岁的王家鑫也是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尝鲜者。怀着对自己祖源成分的极大好奇和对自己身体健康特质的关心,他做了基因检测。“应该很多人都想知道我们到底是从哪个地方来吧,现在可查的文字包括家谱记载都很有限,而基因可以提供独特的证据。另外,我也想知道自己感染各种传染病的概率,对哪些东西过敏等等,这些都有参考价值。”王家鑫说。

    他们所选择的消费级基因检测是相对临床医疗而言的,它面向普通消费者,可通过网络直接购买。检测内容主要包括祖源分析、遗传风险评估、运动等潜能水平、酒精代谢等体质特点以及用药指南等。一般来说,消费者支付费用后,检测公司将采集盒寄到消费者手中,消费者采集唾液样本后寄回检测公司,4到6周后即可生成检测报告。

    如果不是消费级基因检测突然火了,王维依和王家鑫也不会想到去做这类检测。“看到微信朋友圈里传得非常火,很多公众号也在转载,这引起了我的兴趣。”王维依说。王家鑫则是关注到一家公司正在做优惠活动,“三位数价格就可以做一个最基础的基因检测了,几人同行优惠还会更大。”他说。

    的确如此,经历几次降价后,目前消费级基因检测一个套餐的价格可能在500元以内。便利的体验过程、降低的价格门槛,正让消费级基因检测快速来到消费者中间。据相关机构负责人介绍,2016年中国参与消费级基因检测并拥有自身数据的个人用户总量约为10万人,2017年约为30万人。另有市场机构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规模达到150亿元,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0亿元。

    基因检测:从临床变日常

    虽然消费级基因检测是最近才走入大众视野,但基因检测本身已存在多年。

    “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就已有基因检测设施。”北京市海淀医院负责人告诉本报,“人们早已意识到基因检测的重要性,只是疾病检测的范围比较小,局限在备孕或者不孕不育的夫妻之间。”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提升,基因检测在临床中应用更加广泛。例如,海淀医院自2015年起开始提供较为精准的药物基因检测,主要针对患有风湿免疫、心血管疾病和神经内科患者,覆盖多基因位点,测试方便,三日之内就可生成报告。

    不过,除非临床需要,家族有遗传病史或生育等原因,普通消费者一般不会选择去医院做基因检测。即便有健康检查的念头,许多人也会“望”价格而“却步”。

    “家里有长辈患了肿瘤,我自己也想做个筛查。”王维依说,她曾去三甲医院咨询过,价格还是挺高的,加上家族没有高发的肿瘤情况,很难讲从哪里开始查,全面筛查价格就更贵了。所以,他希望等价格低了再做一次,而在此之前,消费级基因检测对她来说是“预防一下”,同样能“安心”。

    消费级基因检测也因此迎来发展契机。几年前,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开始“登陆”中国,此后不断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在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超过200家。

    虽然对更多消费者而言,消费级基因检测可能是“好玩”,但相关企业已经针对大众心理开发出多元化的产品。例如,有的企业提供美肤、运动、瘦身、儿童营养等单项检测;有的则推出防癌健康咨询、肿瘤风险评估、私人精准营养处方、私人精准运动防癌健康处方等多种服务。

    消费背后的隐忧:“靠谱吗”?

    不过,尚处在发展初期的消费级基因检测能让人放心吗?不同的体验者各自说出了他们的疑虑。

    一是准确性。看到报告,王家鑫发现酒精代谢、乳糖耐受等测试结果和实际较为贴合,但让他吃惊的是报告显示他竟然还有一点巴布亚血统。“巴布亚人是太平洋西部岛屿上的土著民族,很多人类学家去考察,我怎么会有血统关联?这个结果还挺奇怪的。”他说。一位相关企业负责人坦言,目前在基因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够准确的地方。“我们尽量去把每一个项目做精,而这需要强大的中国消费者数据库。”

    实际上,目前消费级基因检测在科学性、准确性方面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参考,不同公司使用的方法和数据库不同,结果可能也有差异。对此,海淀医院药剂科副主任李静建议,对于商家的宣传消费者不要盲从。临床上,基因检测也只是治疗方案中的一项,需要医生综合考量,涉及治疗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是隐私保护。在朋友的推荐下做完基因检测,青岛的别芬珍有点后悔了。“据我所知商家会把大家的基因信息上传到数据库用作后面的数据分析,虽然有益于科学研究,但是我的遗传信息是否安全呢?别人是不是也可以了解我的健康情况?假如我有什么患病风险,保险公司会不会提高保费甚至不接受我的投保?用人单位会不会因此不雇佣我呢?”这些问题,让别芬珍有些忧心。

    就在不久前,有报道称,国外一家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丢失了上千万用户数据。虽然目前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大都向用户承诺可以删除数据,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监督管理办法出台,难免会产生数据的泄露以及滥用风险。同时国内对行业的监管尚处缺位状态,消费者仍需谨慎。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